湖南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 软件业成领头兵

2008-07-18 00:00   出处:互联网   编辑:Eden 我要点评

   地处中部的湖南正在突破“不东不西”的地域局限,目标是成为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和沿海产业内移的重要基地。凭借营商综合成本比沿海地区低30%左右的优势,湖南将借助上海国际化的综合平台优势,主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促进湖南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随着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新劳动法导致劳动力成本推升,而企业生产效率得不到提升,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一样,正面临着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关键期,许多企业面临着留下来产业升级,还是向外地迁移的选择。为更好地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湖南从保证项目用地、提高通关效率、保障资金支持、降低税收幅度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诱人的优惠政策。

   湖南经济实力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壮大。2007年,湖南省14个地级市市区(包括吉首市)的GDP为3567.45亿元,增长16.1%,比全省平均增速快1.6个百分点;人均GDP为28766元,比全省平均水平多14274元。

   2007年,湖南的“3+5”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75.4%,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78.9%,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的61.8%,分别比2000年提高5.3个、10个和2.5个百分点。其中,长株潭三市土地面积只占全省的13.3%,但生产总值占全省的37.7%,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39.5%,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的48.9%,分别比2000年提高6.2个、6.9个和18.7个百分点;“3+5”城市群特别是长株潭地区越来越成为湖南省人民创业和居住的主要去处。

   从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看,湖南已经进入工业化扩张期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特征最为明显。但与工业化水平(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表示)相比,湖南城市化水平同样滞后。

   为了促进经济更快发展,湖南省政府已明确提出、有力实施了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并已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鼓励政策。除了要落实有关政策措施,还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园区作为城市建设和产业集聚互动的连接点,是承载城市工业布局调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

目前湖南已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营商综合成本比沿海地区低30%左右。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0多家在湘投资设立企业。

   具体产业方面,湖南软件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长沙成功跻身中国13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官方数据统计,去年湖南省软件产业主营业务达120亿人民币,继续领跑中部6省。其中省会长沙聚集了全省主要的软件信息、动漫游戏企业。近30家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在此设立了企业、研发机构或办事处。长沙作为中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承接服务外包实力。

   珠三角的加工贸易企业目前在新劳动法和出口退税等等的冲击下,正处于一个举步维艰的境况,许多工厂正考虑搬迁,而湖南相对珠三角来说,劳力和地租都较便宜,加上当地加工贸易的发展,都是珠三角企业迁移的好地方。

   加工贸易历来被视为湖南的出口“短腿”,但湖南2007年10月下旬举办了历史上第一次以“加工贸易”为主题的专题招商活动,即政府在江苏昆山、香港、深圳、东莞四地,就承接粤港台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举办了为期10天的主题招商活动,承接梯度转移效应明显。


▪ 上一篇:查获赌机现场砸毁
用户点评: (共0条)
发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