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的发展,儿童越来越远离自然,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室内,和电子游戏机旁。和自然以及游戏的分割造成儿童心理和儿童发展的诸多问题。”在2008年发表的极具影响力的著名书籍“The Last Child in the Wood”(森林里的最后一个孩子)中这样提到。
这造就室内儿童乐园市场的火热,但目前的室内儿童乐园大多千篇一律,投资者都寄托儿童游乐设备或儿童游乐项目来吸引孩子,儿童活动空间多缺乏创意。如果我们的室内儿童乐园都没有创意,怎么让孩子学会创意?这样的室内儿童乐园家长愿意带小孩去吗?
哥本哈根的Hvidovre郊区有一家非常有趣的设计公司名叫Monstrum。Monstrum的字面意思是“畸胎”,也可译成“吓人的怪物”,仅这一点,你大概就能猜到这家公司的风格。相比于乐高已有80多年历史,Monstrum只有十岁多一点,由当年同在丹麦剧院工作的两位设计师一拍即合后创办,专门为孩子们设计“不一般的梦幻游乐场”。
也许你曾经带孩子见识过一些奇形怪状的游乐场,但这并不妨碍Monstrum的作品牛逼万分。还记得电影《盗梦空间》里卷曲的建筑、倾斜的走廊吗?我觉得Monstrum生产的简直就是现实版的盗梦空间!
Monstrum打了一张牌,名叫Safety——你没有听错——安全!设计师认为,正是当孩子们在这样的游乐场上玩耍时,努力保持平衡很重要,否则一不小心可能会失去控制,处于危险之中,所以他们才觉得惊险刺激。“实际上孩子们的平衡能力、挑战欲和自信心比我们想象中要强得多。他们在这样的游乐场中,能够学会承担,体会到获得成功的不易,以及当自己回到舒适区后‘居安思危’。”
让孩子更有“存在感”,这样的设计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儿时梦中的场景一一重现,等比例大小的蓝鲸、邪恶的巨蛇、歪斜摇摆的城堡和巨型的蜘蛛……一切都被设计师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你很难想象,最初的多数游乐设施,都是他们亲自动手做的,譬如那座类似于格林童话中长发公主生活的塔楼,上面还有一艘太空飞船。尽管这个游乐设施比较古怪,但是立刻受到了孩子们的疯狂热爱。各项设计大奖也纷至沓来,Monstrum是2012年丹麦设计奖的获得者,刚刚又获得2014年德国设计奖提名。
Monstrum运用了“设计思维”的方法。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是这些年在欧美企业界热兴,继而在教育界引发强烈关注的一套思维启蒙方法,它倡导以人为本,挖掘平凡问题背后的真实需求,并发现新的解决方法。在中国,我们真心希望这种设计思维能够得到传播设计思维。
小编观点:室内儿童乐园不仅仅是简单的把一些儿童游乐设备和儿童游乐项目简单的拼凑在一起,需要你了解孩子的需求、喜好以及孩子的特点,通过充满创意的设计、精心细致的建造,才能打造出最具创意的室内儿童活动空间。
最新,最全,最快,最劲爆的的行业资讯,请扫描下方我们的二维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