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乐园整个产业链中,乐园是承载所有设备的终端环节,前端产品安全做得再好,运营环节如有纰漏,一切都是白搭。而恰恰这方面的标准体系最不完善。”郑州市卧龙游乐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明山说。
邵明山所在的公司主要是为各主题景区、游乐园提供产品设备。4月26日,他特意从郑州赶到天津,参加“建立游乐行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研讨会”。研讨会针对的是他最关心的游乐园安全与产品安全标准衔接问题。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游艺机游乐园协会发起。
“赚钱谁还不会,但对游乐园尤其是儿童业态越来越重的园区来说,怎样保证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之前尽管行业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推荐性标准,但都过于滞后,亟须一套针对企业本身的创新型标准。”一位参会代表表示。
企业的建议
实际上,在4月10日,中国游艺机游乐园已经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书,共同成立了中国游乐行业标准化促进中心。
中国游艺机游乐园协会秘书长冯玉国说,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技术在游乐行业的颠覆性创新和应用,传统标准已难以覆盖日新月异的产业发展,与此相关的标准制定修订都存在很大提升空间,这正是中国游艺机游乐园发起建设产业标准的初衷。
此次的标准制定倾向于企业实际需求,“企业标准实际上是要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从实际需求分析,是个繁杂系统的工程。”冯玉国介绍,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聚集起游乐行业各个端口的代表吸纳意见。
在4月27日的研讨会现场,组委会根据参会代表不同分了7个小组进行探讨。在探讨中,游乐行业入门层次低,致使行业出现无序竞争,最终导致游乐场安全事故发生等被普遍认为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监刘永彬也提出主题乐园还属于创新行业,标准不能太严,否则很多企业容易被踢出局。“目前应主要探索技术、产品、服务的安全标准,这也是底线,其他方面应该由市场决定。”
他还建议在统一标准制定委员会下,设立分组,将制造、运营等不同企业分为不同小组制定意见稿。“标准应该细化、聚焦。”
这一观点也为海昌控股运营总监王炜赞同。他表示,各分支口细化标准非常必要,以往建设主题公园往往是规划企业和业主洽谈,目标是世界一流乐园规格,但做好规划后发现投资太大,只好砍投资,最后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方案;施工单位为了中标又不断压缩成本,往往后期还需要投入更多资金才能弥补。“把设备研发、施工、材料、运营服务标准具体细化才能避免这样的损失。”
“互联网+”风口下的标准提升
运营中华恐龙园15年的常州恐龙园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经理孙冬慧更关注景区3D产品、“互联网+”智能化设备相关的标准出台。
在这次研讨会上,北京天下峰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东海提出了“互联网+游乐园”的结合方案,提出运用移动终端、智能端,通过“百度直达号”实现景区推送,360度全景、视频实景展示,预约售票、商城购物,以及查看排队人数及人流等都可以在线完成。
“直达号完全可以涵盖景区的衣食住行环节,全方位无死角。而且预约售票及查看排队情况,还可以引流,高峰时段景区现场销售和管理压力会小很多。”杨东海说,不久的将来将不存在专门的互联网公司,所有企业都会以互联网为基础开展业务,游乐园也应把握这个机会。
杨卫东的介绍给孙冬慧和其他几家企业很大启发,“这正是智慧旅游景区的需求,我们已经站在了‘互联网+’的风口,对各个企业来说这都是个新命题。若能一开始就做好相关的标准实践、规划指导将促进企业在‘互联网+乐园’模式上走得更快、更远。”孙冬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