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儿童游乐场一定要在室外!在现如今购物中心千篇一律的情况下,把儿童游乐场搬进购物中心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剖析一二!
全国购物中心扎堆 呼唤创新转型
近几年来,集吃穿玩乐购于一体的一站式购物中心异军突起,在各地日渐受到追捧。但是,由于购物中心短期内出现太多,导致同质化竞争在多地已演化为恶性竞争。而千篇一律不求甚解的众多外行开发商的涌入,导致很多消费者对于购物中心的理解停留在百货+超市+影院+餐厅的物理大盒子层面,购物中心原本应当拥有的魅力及社会效应大为逊色。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大陆地区已开业的各类购物中心已超过3500家,但其中年业绩超过20亿的购物中心店王却不足50家,年业绩过10亿的购物中心也仅有200家左右。除此之外,绝大多数项目尚处于不温不火的培育期。换言之,全国范围内仅10%的购物中心项目过得较为滋润,20%左右的项目不是已经停业倒闭,就是多次转型仍然惨淡经营。
追根究底,除了产能过剩,规划失当等原因外,现行的购物中心商业模式也面临一个瓶颈,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了。
当儿童游乐场搬进购物中心将会发生什么
城市在变,社会在变,人在变,消费渠道在变,人的消费习性也在变,经营之道自然也应当随之应变,唯一不变的是成功的商业仍当细心钻研商业本源,探索消费者的心理及精神需求。
随着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个人的消费需求不断提高,兴趣爱好日趋多元化,在这个人们青睐“买心情、买圈子”的时代,人们不再满足于在商场里来去匆匆的买单式目的性消费,逛的开不开心,玩得惬不惬意成为消费者最为注重的部分。
因此,如果能在吃喝玩乐一条龙之外,把儿童游乐场式的体验感极强的业态搬进购物中心,营造出独特的魅力,让消费者被吸引住并反复前来娱乐消费,将购物中心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最终构成消费者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让消费者以购物中心为家,宅也宅在购物中心。那么,这种“不可或缺”的购物中心必将在未来的商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受电商的冲击,线下百货商场零售业务遇到挑战,新增的百货商场,将包括儿童游乐场在内的儿童业态作为“标配”,而已建立的购物中心也开始想方设法引进、增加该业态的比例。
商场标配儿童儿童游乐场
“六一”儿童节手机微信里堆满了不少百货商场发来的亲子活动邀请信息。受电商的冲击,线下百货商场零售业务遇到挑战,新增的百货商场,将包括儿童游乐场在内的儿童业态作为“标配”,而已建立的购物中心也开始想方设法引进、增加该业态的比例。
主动引进主题儿童游乐场
“上周,公司设在一家新开的百货商场里的儿童乐园分店开始试营业了,该店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属于中型儿童游乐场。”Hello@Baby儿童成长乐园(泉州店)华南地区经理吴煜煌告诉记者,当初是百货方面主动联系上他,并承诺前期提供免租金优惠。
“对于泉州整体来说,儿童游乐市场发展仍然较为薄弱。从另一个角度看,市场空间很大。”来雅百货(泉州店)营业部课长黄雅锦表示,其新落成的百货商场也引进了一家中型儿童儿童游乐场。
来雅百货除了引进儿童儿童游乐场之外,还更大范围增加了儿童业态的种类和面积,在约7000平方米的三楼,儿童专区占了一半以上,其中一家早教机构和儿童儿童游乐场占地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同时,在VIP专区,提供儿童娱乐、阅读区域等。
实上,来雅百货并非个案,中心市区汇购购物中心、国贸商城等百货商家都已有儿童儿童游乐场在其中经营。据了解,近年来,许多百货商场看好儿童业态,纷纷引进儿童儿童游乐场。
吸引人气提升业绩
对于大型商场来说,引进儿童儿童游乐场的目的更多在于吸引人气。“我们也尝试在商场内建立儿童儿童游乐场,之前规模比较小,大概为100平方米。”来雅百货(泉州店)协理庄家豪称,假日期间儿童入店率高,常常出现爆满,“孩子来了,父母也会来,无形中就增加了进店客数。”
在电商快速发展的今天,线下零售业受到极大冲击,业绩明显下降。在这种背景下,要吸引客人,体验式消费成为趋势,而儿童市场是体验式消费重要的承载体之一。小编认为,儿童与父母必须进入一个实体场所游戏娱乐,这是冷冰冰的电商所无法取代的。
整体运营能力是盈利关键
尽管如此,一些购物中心虽然拥有儿童游乐场,但是整体经营依旧冷落,有的甚至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只是在节假日儿童游乐场迎来儿童和家长时,才显得热闹些。
“主要是商场停车位少,周边交通不够便利,主题装修装饰落伍,还有游乐设备过时造成的。”一家室内儿童游乐场相关负责人如此解释其所进驻的商场人气不旺的原因。
新款的游乐设备也一直是儿童乐园经营的核心,资金充足的儿童游乐场引进领先一步的游乐项目和设施,通过融入整合,为顾客提供安全、新颖、高档的娱乐感受,进一步拉大与竞争对手的差距,赢得和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要实现家门口娱乐需要有相应的硬件条件,例如大型购物中心或大型商场的兴起,成熟商圈的形成。其次,还需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一些进驻商场的商家之间都是以单打独斗的方式存在,没有团队意识,商场也没有进行统一的包装与营销,难以形成气氛。尽管机会与市场空间巨大,但是如何提高整体运营能力,不断提高服务品质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