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一部《侏罗纪公园》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恐龙热,前阵子重新上映的3D版票房亦不俗,“恐龙”这一远古生物对观众的诱惑力可想而知。而在中国江苏常州,这个被称为“龙城”的地方,存在着一个乐园,因其“恐龙”的元素在中国主题乐园市场独树一帜,受到游客的喜爱并长盛不衰,那便是有“东方侏罗纪”之称的常州中华恐龙园。作为常州最成功的旅游企业,中华恐龙园见证了常州高新区乃至常州市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轻微逐步迈向辉煌的每一个足印。而富有戏剧性的是,历史上,常州没有出现过恐龙,也从没有挖掘出过恐龙的化石,常州恐龙园因此常被人称赞“做了一篇无中生有的好文章”。
位于江苏省常州新区现代旅游休闲区内的中华恐龙园,在沪宁沿线上占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水、陆、空交通十分便捷。中华恐龙园筹建于1997年,并于2000年9月20日正式开业,是一座将博物、高科技声光电、影视特效与多媒体网络等完美结合,以恐龙为主题的融博物、科普、娱乐、休闲及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主题乐园。独特的恐龙主题文化、侏罗纪风格的环艺包装及以恐龙为主题的表演、游乐项目,使得“东方侏罗纪,中华恐龙园”之名誉满华东。
中华恐龙园的其中一大特色在于其有别于其他动漫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如迪士尼是先有动漫形象,再有主题体验的模式;而中华恐龙园则是反其道而行之,2007年,中华恐龙园组建文化创意公司,创造了恐龙宝贝卡通形象。霸王龙暴宝、三角龙旦宝、长颈龙可宝、翼龙飞天四个恐龙宝贝诞生后,恐龙园文化创意公司为它们量身定做了一部动画片——《恐龙宝贝之龙神勇士》。这部动画片在国内受到了极大欢迎,在全国也拥有了庞大的粉丝群,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因为对恐龙宝贝的喜爱不远千里专程来到中华恐龙园,畅玩“恐龙宝贝的快乐家园”。但是也有人怀疑,单靠动漫是否能让恐龙园长久受到欢迎,对此,中华恐龙园自有自己的对策和安排。其实,从恐龙宝贝诞生开始,中华恐龙园便确立了自己的“成长季”。2010年,中华恐龙园与常州创意产业基地合作,创意基地的数百家动漫生产企业成了中华恐龙园文化创意的力量源泉,他们源源不断创造的产品将成为中华恐龙园征战国际国内文化创意市场的有力武器,支撑中华恐龙园打造中国的“恐龙迪士尼王国”,“恐龙”的故事永远也不会结束。
但这并不是中华恐龙园唯一的成功之处。回望中华恐龙园的多年发展之路,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不断创造新鲜的主题内容,让景区始终保持创新的活力,在主题公园经营上,恐龙园提出了主题公园的“5+3”发展模式,即主题教育、主题游乐、主题演出、主题商业、主题环艺加上服务设施、管理设施、媒体设施。十年间,恐龙园在内容创意上也经历了从初级到高级的稳步发展,形成了在汹涌的主题乐园浪潮中傲然屹立的核心竞争力:科普性极强的旅游目的地和游乐性极强的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与游乐,始终是恐龙园“唱”的主旋律。
围绕高科技与恐龙主题,中华恐龙园设置了70余项惊险刺激、引人入胜的游乐项目,分为主题游乐、科技制作、小品观赏、生态表演、趣味游戏等几大类,与博物展示、园林绿化融化一体,不同的游乐项目迎合不同年龄段游客的休闲心态,使来中华恐龙园游玩的客人们仿若置身于欢乐的海洋。
中华恐龙园共有七个风格奇异的主题园区,分别是恐龙王国区、鲁布拉区、库克苏克区、魔幻雨林区、嘻哈恐龙城、冒险港区、梦幻庄园区七大主题区域。
极具科普性的中华恐龙馆坐落于恐龙王国区。
作为恐龙园的标志性建筑物,中华恐龙馆的馆体外形充分运用仿生建筑手法,远远望去仿佛三条恐龙高昂着龙头在窃窃私语,一条丰盈巨硕的恐龙躯体呈现出大写意的造型,由此勾勒出恐龙馆的博览、娱乐及科普空间,全馆总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上,龙首最高处达71米,馆体穹顶最高处达36米,已经成为常州旅游乃至沪宁沿线上旅游业的标志性建筑。
中华恐龙馆是中华恐龙园的核心和灵魂,是恐龙科普知识的海洋,是收藏展示中国系列恐龙化石最为集中的专题博物馆。馆内运用多项现代技术和娱乐手段,力求营造科学启智和审美情趣相融合的动感空间。游客在影视特效厅、地球演化厅、海洋生物厅、廊厅、丛林厅、溶洞厅、恐龙陈列厅、中华龙鸟厅、恐龙灭绝厅等十多个场所进行参观游览后,还能在馆内的纪念品售卖屋挑选纪念品。
馆内各厅通过逻辑路线,有发有合,互为关联,以生物演变史作为设计背景,展示了恐龙从生存、繁衍、演化直至毁灭的过程。除此之外,展馆内还别具匠心地运用瀑布、山岩、海洋、丛林、洞窟等仿真空间,再现了古地质年代特有的生存环境。
影视特效厅是一个由玻璃天棚、网架穹顶与圆形大厅组成的共享空间,整个墙壁都是用15-18米高的山体环绕,其巍峨陡峭之势,仿佛利剑直指苍穹。右侧群峰中是一道飞泻而下的水瀑,在不同色彩的灯光造势中,青峰威严,绿茵染翠,水影慢慢,衬托着一具巨型马门溪龙化石骨架,分外夺目。
地球演化厅占地面积130平方米,高4.5米。其深邃的天顶上是周围镶嵌有罗马数字的巨大表盘,以倒计时方向不停息地在运动,散发着靛蓝的宇宙色寒光,其对应的地板走灯也作相应的变化,但却是以顺时针方向在计时。钢化玻璃的地台下,跳动的字符在计算着,游客可以看到地球的每一个地质年代与游览此刻的时间距离。四个瞭望口也展示了从2亿多年前直至现在的陆地变化过程。游客可以在这里追溯地球文明的历史剧脚步,了解恐龙以及人类共居的地球46亿年来的演变史及自然规律。
海洋生物演化厅则能让人恍若置身于光怪陆离的海底龙宫。它以独特的、逼真的表现手法模拟了一个幻真的海底世界:身着缤纷魔幻般彩装的鱼群在穿梭舞动,鳞光闪闪。三簇雪白晶莹的珊瑚礁亭亭玉立,围起一个直径为八米的下沉式圆形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如全息成像等手段表现海洋生物从单细胞初级生命体到多细胞生动多姿的生物群体的演化史实,使游客有一个全新的视觉心理体验。
特别的是,设计师将馆内的廊厅巧妙地将柱子、天花板、楼梯运用空间组合成一个巨大的恐龙造型,游客在此仿佛置身于恐龙的腹内。廊厅包括网络展示和休息区两部分,天花板上将近十米的灯光造型是一具巨型龙骨,两根模型大腿骨接地各5米高,仿佛巨柱擎天,尾部造型为二楼游客疏散楼梯。这一建筑学上称为“虚拟空间”的装饰设计把建筑、艺术、空间、功能、照明和博物主题有几结合于一体,将作为中国恐龙馆的标志形象之一跻身国际经典博物馆经典设计之列。
丛林厅展示的是国内外闻名于世的恐龙,此外还有恐龙蛋和恐龙脚印化石或者模型等,这些展品不仅能使游客亲眼目睹各样恐龙的雄姿,而且还可以从中一瞥恐龙的兴亡历史。在丛林厅中展示着恐龙馆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许氏禄丰龙化石。它是侏罗纪早期大型原蜥脚类恐龙,出土于1339年,是中国人自己发掘、装架、研究,并用于展览的第一具恐龙化石。此外,恐龙陈列厅内陈列有永川龙、马门溪龙、山东龙、巴克龙、霸王龙等50多具各地质年代的恐龙化石骨架。另外一个展厅——中华龙鸟厅则是展示世界级国宝中华龙鸟化石的展厅,中华龙鸟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长有羽毛的介于恐龙和鸟类之间的过渡型生物,真正代表了鸟类的祖先类型。
游客还可在溶洞厅内观赏各类陈列品。溶洞厅内石质洞窟、金属地板及地灯,内藏光柱式展台,无不闪现出代工业的先进材料与设计气息,又统一了在远古洪荒的特定主题之中,这里路径曲折、神秘幽深,陈列品内藏于岩体之中,露出不同造型的洞式窗孔,游客不得不在好奇心驱使下,步步为营,探索前行,非常具有吸引力。
鲁布拉区是一个充满海洋魅力的神奇区域。乐园以“鲁布拉”族人和恐龙的生活故事为主线,规划了多个游乐项目。
传说中的“鲁布拉”本是一个海边渔村,坐落在恐龙王国翡翠湖岸边。水边的村落中居住着传奇的鲁布拉族人,他们与恐龙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在传说中,他们还能呼风唤雨,掌控自然。开采火龙石是鲁布拉人生活最重要的事情,因为火龙石能使恐龙与人和谐相处,并能成为鲁布拉人的得力助手。为了得到火龙石,鲁布拉人用原木搭起了高大的钻探架子,利用人和恐龙的作用动力,只要40个人一起旋转钻杆,探钻机就能运转起来。“疯狂火龙钻”项目在这个区域中就被包装成为鲁布拉人用来开采火龙石的采矿机。该设备采用悬挂式游客面朝向外座舱,可乘坐40位游客,旋转、滑行、失重三者同时具备,游客可以体验强烈的超重和失重的双重感受以及飞入云霄的刺激!在巨大的支架支撑下,转盘随着支柱摆动同时自身旋转,看上去,像极了旧式大钟的钟摆。整台设备的标高为27米,摆动的最高点离地面有44.5米,最高摆幅可达120°,足以称之为“亚洲第一大摆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