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车成商场新标配!对抗电商:加大儿童游乐和美食区

2015-07-18 14:30   出处:动漫游戏联盟网   编辑:Nelly 我要点评

  现在商场里最红火的地方是什么?美食区的等位排长队当然是一个,另一个就是儿童游乐区。昨天傍晚5点,市民刘小姐专门给老公打了个电话:“儿子在三楼玩了一下午,花了18块钱坐了儿童小火车,又去玩了免费玩具,现在我正在到四楼外婆家排队等吃饭,你赶快过来。”像这样“带孩子来玩耍,顺带自己购物吃饭”的模式,在各商场里已经屡见不鲜,而这也正是商家乐见的结果。

  激烈的竞争态势,各个商场如何吸引人气?除不断加大餐饮区的比例外,商业综合体都瞄上了儿童业态,涵盖儿童游乐、教育、服装等,儿童体验式消费项目尤其惹人注意,而最近儿童小火车俨然已成为商场的新标配。

  越来越火 每个双休日是消费高峰

  小火车这个儿童游乐设备,今年过年前推出后一直很受小朋友欢迎。“非会员每次乘坐18元,会员15元,允许一名大人陪同孩子乘坐,每车可乘坐7 户家庭,绕着整层楼开一圈,三四分钟左右。”小火车的工作人员不肯说一天的营业额有多少,只是透露说,人多的时候,小火车1小时内要开12趟。

  更多的商场都在引进儿童小火车设备,而乘坐该设备并不需要缴费,只用家长出示在商场购物的小票并登记相关信息即可,这样一来,为了满足自家孩子乘坐小火车的愿望,家长们也不得不在购物中心消费,暂且不论消费额的多少,其直接带动消费的目的算是达到了。今年的每个双休日都策划了以孩子为主题的游戏,特别受欢迎。每逢双休日,以及工作日的下午3点后,儿童体验项目的客流量就开始大增。

  吸人气 带动其他业态发展

  “不断加大儿童业态,当然看重的是一人带动全家的效应,吸引家庭消费。”为什么会对儿童体验项目如此重视,某广场负责企划工作的杜先生直言不讳地表示,考虑得还是对整体生意的促进作用。“小孩子挺愿意来这里体验、学习新东西的。”刚把孩子送进架子鼓班的家长杨女士说,一般来说,她会在广场内喝个咖啡或者去学个烘焙,打发时间,等儿子下课。她所在的烘培班,基本上每次都满员,都是送孩子来上课的妈妈。

  重要的是安全 还要加大项目互动性

  各大商业综合体加大儿童业态,这是商业综合体主动求变适应市场需求的表现,符合现在提倡的“回归家庭”,一家人一起出门游玩,而孩子是家庭的核心,商业综合体里加大了儿童业态,吸引的自然就是一个家庭。加大儿童业态尤其是体验式消费业态,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这些设施的安全问题;在内容选择上要根据商圈的辐射范围、辐射群体的消费水平等等。

  最好是多考虑引入项目的互动性,以团体为单位,让不认识的孩子们能一起游戏,或让家长也能参与,这样孩子在这里能认识新的朋友,家长们也能互相认识。“孩子、家长之间搞不好会相互约好下次再来。商业综合体现在不仅仅是购物场所,更多时候会是一个休闲运动的地方,甚至是一个社交平台,聚客效应会更显著,消费时间长了,反复来的频率也会高了,此外,体验式消费还能减少网购对商业综合体的影响。”

  “50:32:18”曾被认为购物中心零售、娱乐及餐饮业态的黄金比例。目前这个比例正在逐渐被打破,最主要体现是零售的比重不断缩小,而餐饮、娱乐等体验式业态的比重在加大。此外,品牌的线下体验区是另一种新的、符合“体验为王”发展趋势的业态。一些一二线城市商业发展经验表明,消费者对餐饮、娱乐等服务、体验类商业的潜在消费需求非常之大。

  因此,若以传统百货商品的零售为主,根本无法深层次的挖掘消费者的需求。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商场的“儿童小火车”、“旋转木马”也是一个很好的体验。不论是普通消费者,还是投资客,体验式商业一致被认为未来发展趋势。


用户点评: (共0条)
发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