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情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游乐场?

2015-08-25 10:04   出处:动漫游戏联盟网   编辑:boss 我要点评

  香港因荔园6月在中环重新启业,于是对游乐场的话题又再度炒得闹哄哄。荔园于1949年开业,直至1997年才光荣结束,对不少香港人来说,属不可磨灭的游乐场记忆依据。1961年由邱德根家族购入拥有,正如其子邱达根所言,2015年在中环重开荔园,既欲圆父邱德根之梦,同时也满足港人回忆,希望大家可以一起进场怀缅儿时乐趣。

  个人小时候的游乐场经验,除了荔园之外,还有就是更为接近自己居所,位于黄大仙新蒲岗的启德游乐场;但启德的“寿命”更短暂(1965年启业,1982年结束),对大部分人来说均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有时候会回广州探望亲友,对游乐场的认知也仅限于广州动物园的依稀印象,对2012年才开业的南湖游乐园等新兴游乐场所,当然也无甚认识。反而私下地推想,今天港人对荔园的追思回忆,不知与广州人对东方乐园的感情,有没有相近之处?东方乐园于1985年启业,现已于2004年停业,命运与荔园好像有点大同小异──当然记忆总经不起风吹雨打,每个人心目中都会有美化回忆优化想象的潜意识在暗地里运作。


  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取舍

  严格来说,从香港经验中所体现出由启德、荔园,再“进化”成为海洋公园及迪士尼乐园,一旦正名自属由游乐场发展至主题公园的进程。由游乐场到主题公园,背后当然有两套不同的价值观在支撑。前者的因时因地制宜,以致带出在地化的本土生命力,与后者划一的统整工程,自然有天渊之别。

  迪士尼美学的读者都应该知晓,迪士尼立园选址一定要定于空旷地区,视野范围内不可有不配合主题的风景,避免“破坏”了风景“构图”,这种把本土在地元素割裂,以追求游人进入园区后,可以“享受”非真实时空的梦幻感,早已是人所共知的基本事实。

  以上发展在不同经济腾飞地区均属常态,香港的迪士尼选址在本来人迹罕至的大屿山欣澳(本名为阴澳),正是以上美学的空降实践。上海迪士尼选址锁定在浦东市新区川沙新镇,背后的理念也不过大同小异。当然,那不属迪士尼的问题,对方一早标明方针立场取向,童叟无欺彼此议定条件,可谓合则来不合则去。真正的问题是:为何有了全球化的主题公园后,反过何为何会演变成二元对立──即我们“文明”得只剩下主题公园,而不见了原先具备大量本土化特色风格的游乐场。

  容我引用日本情况加以比较,去东京浅草游玩的朋友,或许也曾到过浅草花屋敷游园地──日本的游园地大抵即等同我们的游乐场概念。浅草花屋敷内的设施,其实与闭幕前的荔园大同小异,主要以机动游戏来招徕,但惊险程度基本上以老少咸宜为据,当然也必然有鬼屋恭候。不过我最想指出的,乃其实浅草花屋敷正是日本游园地原型的“元祖”。

  在今天所有的日本游园地文化研究中,均视它为发源地,而成立年份为1853年!在一百六十多年中,它经历了多次的变化,由创办人植木屋森田六三郎手上的庭园式游园地启步,后来也曾如荔园引入动物园,可惜在关东大地震(1923)中因发生大火,不少园内动物因拯救不及而丧命,重整旗鼓后,再逐步朝以机动游戏为中心的现代游园地形态发展。


  援引日本的例子,旨在说明本土化及全球化本身并没有先天上的对立必然性。只要随机上日本旅游网站搜寻一下:游园地在东京区就有九个推介点,而首都圈内再有另外五个;若以主题公园为据,东京区有十五个推介点,而首都圈再多添七个。简言之,大家从来都可以两条腿走路,香港经验不过说明了是“香港人”选择了要主题公园,而把游乐场弃如旧履而已。当浅草花屋敷可以在浅草屹立百多年,我们要问的是为何本土化的游乐场不可和民众同生共死。

  坚守“我们”的游乐场

  我在此想提的是,千万不要被主题公园空降建园的风气牵着鼻子走。

  事实上,如果参考日本经验,在近十年八载中,彼邦主题公园的“废园”数字早已到达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远的不要说了,仅从2000年后停业的主题公园回头审视,我们已可找出长崎县西彼杵郡西彼町的荷兰村(2001年结业)、山梨县西八代郡上九一色村的富士Gulliver王国(2001年结业)、神奈川县横滨市鹤见区的“世界泳池──横滨”(2001年结业)、兵库县宝冢市的宝冢Family Land(2003年结业)、京都市伏见区桃山城的CastleLand(2003年结业)、青森县青森市的Wonderland Asamushi(2005年结业)、广岛市佐伯区汤来町的狗只主题公园(2005年结业)、櫔木县小山市的小山游园地(2005年结业)、岛取县米子市弓滨公园的WakuWakuland(2006年结业)、琦玉县所泽市的“国际联合教育科学文化机构村”(2006年结业)及东京都日野市的“多摩TECH”(2009年结业)等等。

  而以上只不过列举了部分的“废园”而已,若真的要搜寻下去,大抵还有一倍左右的例子。

  此所以我由衷地盼望,其他的中国城市千万不要重蹈香港的覆辙。当荔园在1997年消失后,2015年的替代品其实不过可有可无──你可想象过去园中的大象明星,今天竟然以一头机械象来借尸还魂,这是何等煞风景的侮辱记忆举措?近年我每次去东京,若然时间许可,必然会前往隅田川旁的荒川游园地。一方面因为念书时就住在不远处的田端,荒川对我有一定的亲切感;此外作为建于1922年且迄今唯一在东京都营运的公营游园地,它的简陋古朴程度在今天水平而言绝对匪夷所思,所以它的屹立不倒就更加有反思价值。公园能够在今时今日继续营运下去,说穿了就是仗仰东京民众的珍惜支持,儿时记忆不会自然保留,一定需要大家付出心力精神才可以好好收藏。

  此刻上海正在闹哄哄地兴建迪士尼,在网络上我已看到有一些上海居民,对将来欢乐谷会否从此一蹶不振感到忧虑,还有长风海洋世界及锦江乐园等等,总之期望一切在将来如常运作继续存在就很好了。


用户点评: (共1条)
发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