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商街商家营业总额从4327万升到3.69亿,商业租赁收入从398万到突破5000万。一个仅5万平方米,屹立在成都西三环的欢乐谷公园前区商业引发了业内的关注和研讨。成都华侨城公园广场有机的与主题公园相融共生,开创了公园前区的商业之路,创造了成都三环商业的奇迹。2015年2月,被成都市政府特别授予“成都市特色商业街”称号。
探索初期的成都华侨城
在2009年的最后几天,成都华侨城公园广场全面开街。此时的成都华侨城对商街未来发展和走向还处于未知状态。
出于对公园前区商业板块容积率和绿化区、以及限定的建筑构造等因素的考虑,公园前区商业只能做分片区、分散式商业规划。而这种分散式的街区商业,也是所有商业形式体系中最难的一种:效益上难以做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上难以做到大众化、定向化。
此外,地处成都西三环路旁机电市场和批发市场等大型工业产品交流集散区的位置,让交通承载压力过大,加之所在区域处于大兴土木的建设期,居住人口少……
为此,运营团队通过对国内成功商业的考察,得出除了餐饮、电影等常规因素外还需要特色运营的结论。特色运营,主题必须得鲜明。于是成都华侨城在前期规划中,便放弃了公园前区商业以旅游商品为主题的传统零售商业模式,创新性地以都市娱乐为主题,以特色零售、电竞娱乐、美食餐饮、风情酒吧四大商业板块诠释一种全新的商业概念。
危机当中找到创新出路
但在运营初期,由于面临着不同期开业的背景原因,必须解决无法让消费者有效停留的状况。四大板块这种看似不错的传统经营模式,在成都华侨城公园广场招商之初没有任何问题。
然而,这种模式对于华侨城这种特别的公园前区商业来说并不适用,5.12大地震的冲击,又时逢国际金融风暴的席卷,让华侨城公园广场的商业招商面临困境:外地商家暂缓入川计划,本地商家收缩规模、谨慎投资,招商工作陷入泥泞、停滞不前。
商业团队不得不重新思考一个问题——走主题鲜明的模式可能才是成都华侨城公园广场的必走之路,才是公园前区商业的发展方向。于是,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商业运营团队一边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各大城市的Shopping Mall、商业街等典型项目进行定向考察,一边针对公园前区商业业态不断分析、总结。
运营团队发现:占据整个零售街区商铺面积不足20%的阿迪三叶草和耐克工厂店2家店,自开业以来竟占了整个零售街区销售超过90%的营业额!循着这条线索,运营团队随后针对消费者再度进行了系统的问卷调查,发现这类消费者大多数为欢乐谷游客,且这部分客流少有在三环外的酒吧驻足。
“作大作强户外运动!”根据调查和总结,成都华侨城商业运营团队调整了方向。
根据欢乐谷时尚娱乐的属性和人流特性,团队从进行业态整合着手,将原来特色零售、电竞娱乐、美食餐饮、风情酒吧四大业态板块整合成特色零售、国际美食、电竞娱乐三大业态板块,将特色零售板块定位于户外运动潮玩地,再次打造明星街区、核心业态,引进诸如NORTH FACE、JackWolfskin、Newbalance、Levi's、FILA、OZARK、骆驼户外等一系列品牌,提升街区的形象和档次。
在2012年度,这种打破常规的运营模式开始初露锋芒,作为成都啤酒节中心会场,成都华侨城欢乐谷在端午节3天共接待近10万游客,公园前区的户外运动特色步行街,客流量业已达到5万人次。
当美食和极限运动相遇
即便如此,这也仅仅是成都华侨城公园广场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开端。
文化的植入,是巩固既得成果的强心针。成都华侨城婚博会美食文化、户外运动文化的打造,都为成都华侨城公园前区商业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后,根据自身商业特性对餐饮业态作了深化调整。2012年,府河春天水岸美食街由此而来。
这个不到2万平米自由尺度的美食私享空间,以一淙清流整合了墨宴海派川菜、老房子“水墨红食府”新派川菜、丹桂轩粤菜餐厅、金丰翔精品湘菜、燕饮私房菜、樱花屋日式居酒屋、挑灯火锅等为辅的中外菜系的知名美食品牌,经过不断的探索和运营,以主城区罕有的优美自然环境、不同风味的各地美食、华美的宴会厅为鲜明特色的城市级最佳水岸婚宴举办首选地,成为府河春天水岸美食街的主题定位。
在体验式极限运动文化上,华侨城的成果则标志着成都城市消费进入体验式互动时代,并进一步完善了公园前区的商业结构。
极速空间站的投入与运营,不仅填补了一个城市关于飞行的空白,更是为这个城市创想出一个全新的娱乐竞技体验。
这个由成都华侨城商业投资2000万,自主精心打造的高科技飞行体验项目为全国首家民用"风洞"飞行项目,且在2013年成为大西南地区唯一一个获得国家体育局总局认可,可以举办大型国家赛事的体育\娱乐平台。
攀岩俱乐部目前拥有西南地区最高、最专业的攀岩墙,也是成都地区盈利最高的一项体育设施,现已通过举办多届全国青少年攀岩锦标赛、四川省攀岩锦标赛等多个大型赛事,成为全川乃至整个大西南地区的一项专业级体育赛事承办地。
通过一系列调整后,这种打破常规的运营模式开始持续发力,零售版块业态占比从10%到80%急速增长,在结合“运动户外用品文化节”、“婚博会”、“世界超级模特大赛嘉年华活动”、“啤酒节”、“百事最强音四川总决赛”等节日和赛事后,成都华侨城商业如同提了速的火车,一路前行。公园前区商业成功模式由此成形。
五大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建立后,还有执行标准、安全管理来护航。运营团队持续修编完善《商业营运中心营运手册》,并对营运中的工作流程进行细分梳理。
符合成都市场的新商业模式已初见成效
单身一人的你,可以在街区漫步,或坐下来享受一杯星巴克。如果你是运动爱好者,那就在在极速空间站来一场太空飞翔,或者在户外运动馆奥特莱斯享受购物的乐趣。还不尽兴?那就在动漫广场和朋友来场电竞角逐或攀岩比赛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是全家出行,那就在儿童生活馆与孩子一起找到永葆童心的秘诀,或携家观看一场开怀的电影。若是三五友人,可以在府河春天享受水岸美景的同时,点点川粤大菜、甜食小品、特色火锅、创意餐点来一场视觉与味蕾的盛宴。
成都华侨城公园广场不断深入和改善的6年,印证了成都是个极具特色化和多元化的市场。商家营业收入从4300来万到3.69亿;每年实现逾50%的高速增长...
面对剩下的35万方未建商业的建设,成都华侨城商业要在2018年地铁6号线开通后,成为成都西北首座地铁上盖商业,并融合文化娱乐、欧洲精致生活、儿童主题、移动互联等为一体的都市型商业综合体。
或是引进国际连锁大型仓储式超市,以满足华侨城片区乃至成都西北片区生活居家商业配套需求,设置城市小资圈层主题休闲街区,汇聚全球主题美食、音乐酒吧、休闲娱乐、生活配套等业态,打造成都的城市会客厅、文化新名片、品味新地标……都标示着一个全新的商业集群即将全面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