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网站关于《头文字D5》的罚速以及对战技巧

2010-04-28 10:24   出处:动漫游戏联盟网   编辑:Radman 我要点评

  关于D5的罚速:

  scroll型罚速:包括以超过规定速度转弯,或者是想从后面超车的时候被前面的车顶着,画面突然间变得迟钝的时候(好像两辆车都动不了,但是自己超不过去的时候)。这个时候会发生scroll型罚速(也称萤幕卷动罚速),判定是后车的轮胎以及加速等将受到惩罚。

  过弯超速罚速(over-speed罚速)这个很好理解,也就是这里说的“越慢越快”,使用超过规定弯速的速度过弯会遭到出弯后加速迟钝以及轮胎耗损的惩罚。总的一句话,D5就是转弯的时候,你油门开了多少,罚速就罚多少的。

  撞墙罚速:历代头文字D都有的东西,就是撞到墙了之后会出现加速迟钝以及轮胎耗损的惩罚。D5的撞墙罚速是所有罚速中最严重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D5在日本凡是A1以上的人大多都是CAP的原因了。——只要刹车了大多都不会撞墙。

  PACHINKO型罚速:这个怎么理解呢?就是D5中,利用超强力后追,在发卡弯的时候撞飞别人。这个时候虽然别人被你撞飞了,但是你自己也受到过弯超速的罚速惩罚,但是在D5中,被撞飞的人受到的损害将更大。如果是在最后的区间被撞飞,之前保存的轮胎会被严重消耗,后追补正也会没有。所以经常有人利用这点来……

  关于对战技巧:

  对战时的后追补正无效化:D5的后追表现为差距越大后追效用越强悍。因此,配合对手的速度尽量减少罚速以及保持距离将可以抵消后车的后追,从而使后车完全追不上前车即所谓“保全轮胎”。

  利用PACHINKO型罚速+对战后追无效化的特例:此特例缘起于日本德岛县一名ID为NAOTO的玩家。具体操作是在秋明的CP4(也就是过完四连发卡弯之后)开始的两个发夹弯过后的一个左弯(再一个右湾就是大直道)利用PACHIKO型罚速撞飞前车之后,以自己的加速迟钝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使后车的后追补正无效化的例子。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在第四区间关键地点撞飞别人后BC。

  上日本网站看了一下,所谓“新技术”大概有2点:连踩油门(据说有用),直道BC(肯定能用)

  现在日本对战普遍流行的是PACHINKO式的撞人+直道BC——别BS我,真的是直道上面一脚BC这样的踩,至于PACHIKO的地点,例如长尾上的第二区间的两个有沟的急弯(不能过沟的),伊吕坡跳崖出来后的一个发夹弯,第四区间开头的两个发夹弯,等等都是从后面利用后追高速的冲过来,撞飞你,BC,再起步这样的。

  另外在日本,据说有沟的地图不只是筑波,长尾,秋明,竟然还包括秋明湖?!和妙义?!而后两者下沟过弯和不下沟过弯的效果相当明显。


用户点评: (共0条)
发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