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咄咄逼人的进攻,一度让任天堂的行业领先地位岌岌可危,如今,面对索尼、微软的再次凌厉出手,任天堂使出绝招。
6月25日,日本当地报纸称,任天堂将在该财年(2010年4月1日-2011年3月31日)着重推出新掌机3DS,并展开全新的软件战略。报道表示,任天堂将以本公司所有的游戏软件为战略核心,吸引其他游戏厂商的软件参与到这个全新的平台上来。
在6月15日举行的洛杉矶E3电子游戏大会上,备受瞩目的3DS掌机已亮相。据目击者称,它最大的亮点在于,用户不需要戴特殊的3D眼镜便能获得3D的视觉体验。一直以来,令人不舒服的3D眼镜被视为是困扰3D电视生产商的主要问题之一。任天堂在解决这一问题上远远领先竞争对手。
业界对任天堂的创意叫好不断。美国《福布斯》撰文称,从许多方面来看,任天堂简直可以说是游戏机市场的苹果。它们都在完善产品的外观、设计和包装时大胆采用新技术,任天堂试图创建一种纯粹的娱乐体验。
在同一届电子游戏大会上,微软和索尼也纷纷亮剑,分别发布了各自的体感游戏机。
各自亮剑
5月6日,任天堂发布了该公司2010财年全年财报。
财报显示,受掌上游戏机DS和视频游戏机Wii销量下滑的影响,任天堂2010财年净利润为2286.4亿日元(约合24.4亿美元),低于上年的2790.9亿日元。这是任天堂过去6年来年度业绩首次出现下滑。
美国市场调研机构AltimeterGroup的合作伙伴和分析师迈克尔·加腾伯格说,不知道任天堂的迅速增长现在是否已经结束。但是,该公司的利润下降表明了这个市场的发展速度有多么快。
去年8月,索尼率先在游戏机市场上掀起降价风波,随后微软、任天堂相继跟进。得益于这种策略,索尼PS3在亚洲和欧洲的销量也大幅上扬。索尼美国电脑娱乐部门CEO杰克·特里顿当时表示,自从8月份索尼PS3降价100至300美元后,PS3在美国销量较几周前上升明显。特里顿声称,索尼有信心完成当年PS3全球销量1300万部的目标。
事实上,此次竞争与价格大战无关,而是三巨头之间的技术大比拼。
6月15日,微软发布体感游戏新设备“Kinect”,该产品摆脱了手柄,玩家全靠动作和面部表情完成对游戏甚至家用电器的控制。《商业周刊》撰文评论称,这是一款非常酷的技术,也是微软在进军娱乐行业——游戏机、音乐播放器、智能手机等以来少有的亮点。评论同时预计微软外设产品的零售价大约为100美元,“虽然它不可能改变微软的整体营收,但由于它是同Xbox360游戏机协作的,因此它可以重新推动Xbox游戏机的销售增长”。
更有分析师进一步预测,如果这款体感设备能够获得成功,微软足可以将它推广到其他平台,如,被内嵌到电脑显示器和大屏幕电视机中,那样消费者就可以通过语言或动作来控制那些设备。
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Research的分析师莎拉·罗特曼·爱普对此有大胆的设想:届时,这款体感游戏机与视窗系统的平板电脑同步,这样每个家庭成员都可以轻松地下载电影或者书籍了。她说:“如果这一设想成为现实,那么微软可领先竞争对手十年。”
而昔日电子消费领袖索尼也为此次“格斗”做足了准备,它在电子游戏大会上推出具备体感功能的PlayStationMove。
据介绍,该设备由摄像头和主副控制手柄构成。摄像头可将玩家的动作捕捉至游戏内,手柄则可根据玩家动作,在游戏中成为各种完成任务的道具。索尼称,该设备的上市日期是9月19日(美国)和10月21日(日本)。全套售价预计为99美元。
索尼方面还表示,PS3可以升级到3.30版本,该版本可以让PS3支持3D电视与3D游戏。据悉,索尼将于本财年内发售20款3D游戏,其中的一部分游戏既支持体感,也支持3D,玩家可得到体感3D“双重享受”。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目前任天堂的游戏机领先于索尼的PS系列,不过索尼仍有机会。M2Research的分析师比利·皮珍指出:“索尼将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过可能不是在今年。”
纵然任天堂已经推出3D游戏机,索尼对其在市场上的地位颇具信心。公司的副总裁平井一夫称:“我们将引领3D时代。”
目前,微软、索尼、任天堂这三家新推出的游戏机难分伯仲,谁将成为这里最大的赢家,这一答案还未揭晓。不过,三家在这一领域的竞争让业界看到了行业复苏的希望。
创新振兴行业
研究结构NPD的数据显示,2010年的前四个月,美国游戏机市场(包括硬件、软件和其他零件等)的销售额为4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如今,体感等新科技的应用有可能成为拉动这一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依据普华永道预计,除去硬件之外的游戏机市场在未来4年内将以6.5%的年增长率递增,预计到2014年,这一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07亿美元。美国艺电的设计研究分析师JesseDivnich则称,在未来3年里,科技的成功与否将决定娱乐游戏市场的健康与否。
随着3D版《阿凡达》带来的震撼音效,越来越多的电子消费商将目光集中在这一技术上,业界也期望,3D技术能将游戏行业从2008-2009年衰退期中拯救出来。分析师比利·皮珍就认为:3D游戏市场非常有前景。
3D正在成为亮点,微软也很急切地表达了对它的关注。该公司Xbox全球营销总裁阿伯特·佩内洛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Xbox360已经在技术上做好了迈向3D的准备。当被问及是否担心索尼在3D游戏市场占得先机时,佩内洛表示并不担心这个问题。“我们也将会有3D游戏。”佩内洛说,“我们现在的重点就是在于体感外设Kinect。我们将会从多方面调查3D游戏的普及程度,将Xbox3603D化目前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问题。”
他还表示,“虽然微软很希望Xbox360尽快支持3D,但只有市场预期达到了微软认可的程度时我们才会将3D技术引入Xbox360。”
咨询公司DisplaySearch则预计,至2015年,10寸以下的3D游戏机的数量将增长50倍。而事实上,在游戏机市场,除了热门的3D以及体感等创意外,另外一创新技术便是“云游戏”——无需购买或储存游戏,玩家在服务器上即可玩游戏。据悉,法国电玩厂商育碧与戴尔以及美国运营商ATT开始尝试这种新型的游戏。
游戏机有如此多的创意,分析认为行业复苏指日可待。
盛世危言
有意思的是,正当业内一部分人大谈振兴的可能性时,另一部分悲观者则认为这些观点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他们甚至指出,游戏平台的末日或即将到来。
6月21日,市场观察网撰文称,在游戏机行业之外,目前正发生着一系列重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很可能会最终埋葬游戏机行业本身,或者至少也要彻底改变行业的面貌。
微软、索尼和任天堂等公司都在以尽可能快的速度不断更新自己的产品,然而,无论它们怎样努力,似乎都已经无法改变一个最基本的现实——平板电脑和高清多媒体界面的兴起已经对这一行业构成了非常现实的威胁。
有分析人士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游戏机的控制台都非常简单,机器的更新速度也太缓慢。最初的第一代游戏控制台是2001年发布的,2005年进行了系统升级和重新发布。也就是说,四年的时间,产品更新了一代——4年才一代。
索尼于1992年推出PS游戏机,真正上市时已经是1994年的事情了。他们为这一产品进行第一次升级,则是6年之后的2000年。可是,下一代PS3问世,又是6年之后的事情。
与此相应,电脑的世代转换速度是每18个月一代产品,而不是6年。在未来两年当中,像iPad这样使用现代高清多媒体界面连接器的设备,将被愈来愈多地与游戏平台竞争,而其游戏的数量和质量也将很容易超越游戏平台。这些设备能够达到接近游戏平台的程度,再来一个18个月,游戏平台就将听到为自己鸣响的“丧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为iPad设计的游戏已经超过了一万款,6周内其数量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