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企业上市更需专注于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动力

2010-11-01 15:39   出处:动漫游戏联盟网   编辑:Radman 我要点评

  文化企业在经历了一系列改制实验之后,终于加快了向资本市场拥抱的速度。在日前举办的“第四届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安青松表示,证监会支持文化企业改制上市。不过,文化企业上市有三大核心要求,包括国有股要达到一定控股比例;导向符合国家要求;电视台、报刊类企业的经营采编要分开,即经营权可以剥离进入上市公司,采访、编辑部分暂时禁止注入。

  显然,这是中国官方就文化企业上市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也是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发展过程以来最激进的一次,更是中国资本市场在后危机时代继新能源等概念投资追捧之后,又一次推出大范围资本融资的实践。

  众所周知,借助于数字和IT技术的不断进步,文化产业的链条越来越长,文化产品的外延也越来越多。演艺娱乐、会展旅游、艺术品和工艺品、动漫游戏、数字产品、创意设计、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数字出版、高清电视、付费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电影产品……这些层出不穷的文化产品涵盖了传媒业和娱乐业,既有精神内核,也有物质载体,丰富了现代人八小时之外的生活。

  正是看到了当前文化产业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企业以及业内相关人士、政府有关部门都在积极推动我国的文化产业上市发展。2009年国务院公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已上市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重组,迅速做大做强。自此,地方政府推动文化企业上市的热情就持续上升。而从我国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来看,这两年确实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已经上市的文化企业表现不俗。

  中国的文化产业从来就不缺文化的底子,而是缺乏一种让其发展的制度性环境,缺乏对文化的深度耕耘。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文化这个被深闺所困的大家闺秀也将褪去面纱,全力借助于资本市场获得扩张,这是很多企业经营者在资金短缺面前所寄予希望的。不过,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依赖性大,自身动力不足。资本市场只能解决资金问题,无法解决产业发展的根本核心,因此,只有真正专注于文化产业的核心发展动力,才能使得文化产业被社会所认同。


用户点评: (共0条)
发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