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波婴儿潮来袭,再掀儿童产业消费新高潮。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母婴童产品消费大国,在一二线城市,最当红的业态也是儿童体验业态。能够带动全家消费这一特性让儿童业态成了零售业捞金的法宝,儿童业态也逐渐成为新兴购物中心、商场的“标配”,它们甚至会开辟约15%的营运面积专供儿童娱乐。中国儿童市场到底有多大,前景如何?儿童业态与购物中心又该如何实现共赢?
儿童乐园作为儿童业态中的重要一个板块,近些年更是受购物中心和商场的青睐,购物中心与儿童乐园又如何实现双赢?
一、儿童业态主要分类及相应知名品牌
儿童乐园:奇乐儿、悠游堂、爱乐游、星乐园、卡通乐、海底世界、哈比豆YOYOPARK、佳贝爱
婴童用品:孩子王、爱婴岛、贝亲、 好孩子、爱婴坊、贝因美、新安怡、黄色小鸭、童泰、丽婴房、日康
儿童体验馆:星期八小镇、希乐城、新希望儿童职业体验馆、Do都城、柠卡王国、贝贝城、小巨人、优时代、金魔方、果壳里周末、鸟巢儿童职业体验馆
儿童摄影:西瓜庄园、星印象儿童成长记录馆、小鬼当佳、巴迪摄影、卡芮娜、皇家宝贝、爱儿美、金色童年、印象童年、童话世界、贵族天使
早教机构:红黄蓝、赢在起点、东方爱婴、BBunion、学之源、悦宝园,金宝贝,美吉姆、伊贝利婴、奥尔夫、妙事多、亿婴天使、哆发啦音乐早教、创意宝贝
儿童服饰:贝蕾尔、叮当猫、娃哈哈、米奇妙、abc童装、小数点、小猪班纳、织里童装、一休、jojo童装、好孩子、迪斯尼、巴拉巴拉、安奈儿、蓝猫、史努比童装、嗒嘀嗒、跳跳小熊
儿童玩具:木子王、小Q反斗城、爱就推门、巴布工程、亲子梦工场、豆豆儿童世界、玩具反斗城、乐翻天、童乐汇、大树玩具、卡卡西、欢乐魔方
儿童餐饮:芭迪熊、poop lamama、布奇儿童天地、永永儿童餐厅、泰迪之家、蛋蛋屋
儿童书店:蒲蒲兰绘本馆、第二少年宫、启心儿童书吧、儿童图书馆、嘟豆小书屋
二、儿童零售市场八大数据
1、第四波婴儿潮的到来,我国0-14岁人口激增至2.6亿,由此催生了1万亿的儿童产业消费规模;
2、“80后”年轻家长群体的不断扩大,对母婴童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婴童经济将以5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预计规模可达3万亿元;
3、目前,全国大城市儿童零花钱平均在76.5元/月左右。从地区看,珠江三角洲地区儿花钱高于北京和长江三角洲地区;
4、在“孩子的日常消费支出最多的是哪方面”问题中,教育和饮食占了53%和46%;服装和娱乐项目为26%和23%;众多项目中,儿童日用品消费占的比重最低,不足15%;
5、目前3-12岁的童装占据儿童服饰市场零售额的80%以上,预计今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 亿元,达到1085亿元。在服饰市场一片唱衰中,惟有儿童服饰市场保持了增长;
6、童装产业产值年增长率可达25%至30%,预计到2015年,中国婴幼儿服饰棉品和日用品市场容量将达到2279.8亿元。而“单独二胎”政策更为童装市场的发展带来新契机。
7、2008以来我国儿童职业体验馆数量逐年增加,从2008年的两家发展到2012年(截至9月)的73家。全国达到筹建儿童职业体验馆标准的城市共100多个,其中有65个城市处于空白状态。
8、儿童产业上市公司已经达到31家,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从最开始的日用品制造向教育、图书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三.儿童业态成购物中心“标配”
在传统的购物中心中儿童类比例大约在5%左右,在电商的冲击和品牌同质化的影响下很多新建或调整的购物中心将儿童业态比例增大至10-25%。有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近百家购物中心先后扩大儿童品牌招商,并对儿童区进行改装升级,华润五彩城,蓝色港湾、朝阳大悦城、凯德MALL、大钟寺中坤广场、万达广场、首地大峡谷等主流购物中心都加大儿童业态占比来拉动商场销售。
儿童业态堪称“人气磁石”
1、引进儿童业态可缩短购物中心的养铺期
一个新的购物中心开业之后有3到5年的养铺期,提高儿童体验业态的比重可缩短这一周期,尽快“盘活”购物中心的其他商业。
2、购物中心倚重儿童业态抗衡电商
电子商务对由儿童决定的消费天然没有吸引力,这是传统百货和购物中心可以倚重儿童业态以抗衡电子商务对其影响的内在因素。
3、儿童业态带动全家消费,提高购物中心顾客群体的黏性消费
儿童消费仅仅是个“引子”,它可以为购物中心带来持续的黏性消费,除了儿童业态本身就包含四大体验内容之外,还可以带动餐饮、服装、美容美发等成人业态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