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也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其辖区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人口583.9万人,其中市区212.4万人。现下辖张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太仓市、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苏州自古以来被誉为“人间天堂”,具有“小城、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其古典园林是人类文明的魄宝奇葩。
做为新兴工业城市,苏州形成了以外向型经济和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根据官方统计资料,2006年苏州新增注册外资159.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1.7亿美元,居全国第二;工业生产总值1.5万亿元,居全国第二;外贸进出口总额1743亿美元,居全国第三;gdp达4820亿元(人均超过10000美元)。
2006年,9大城市先后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管理工作试点城市。
同年11月,江苏省文化厅批复同意苏州市作为该省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管理工作试点城市。
紧接着,11月16日,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拟文制定出《苏州市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管理工作试点方案》,试点范围确定在苏州市区内,以求保证试点工作取得成功,为江苏省的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管理工作探索新路和积累经验。
近几年,中国文化市场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
据文化部统计,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32.1万家,从业人员138.6万人,固定资产原值达1428.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638.5亿元,年上缴各类税金98.5亿元,创造增加值446.8亿元,分别比5年前的2001年增长了53.38%、50.73%、175.83%、62.9%、289.33%和111.2%,增长率均在50%以上,特别是上缴国家的税金大幅度增加,5年增长了近300%。文化市场日益满足了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在扩大就业和涵养税源、促进文化产业乃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贡献逐年递增。
而作为文化市场组成部分的电玩游戏市场一直以来却被认为是毒害青少年的“洪水猛兽”,在传统观念上有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也就因此倍受冷落,然而,在2006年,电玩游戏市场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这一年,文化部确定了9大城市做为全国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管理工作试点城市,为尘封多年的电玩游戏的发展拉开了新的一页。
在9大城市积极筹备试点工作的同时,江南水乡苏州也被江苏省文化厅批复同意作为该省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管理工作的试点城市,并且依照苏州市人民政府同意的《苏州市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管理工作试点方案》开展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工作。
其中,“批复”对试点工作要求:按照“有序准入、有效管理、可控发展”的原则,认真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依法开展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审批工作;要加强对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日常监管,把强化行政执法和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相结合,把强化场所的外部监管与深化企业的内部管理相结合,创新管理方法,促进行业自律,建立多部门联动的长效管理机制,促进电子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为保证试点工作的平稳有序,要严格遵守新闻宣传纪律,避免人为炒作。认真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试点工作中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果,保证试点工作取得成功,为全省积累和提供管理经验。
我们从《苏州市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管理工作试点方案》中不难看出,苏州市政府将有序准入,稳步推进,由点到面、由城区到乡镇、由商业中心到边缘地带,鼓励和优先发展大型化、连锁化的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成熟一家发展一家,这样,不仅能为广大业者创造无限商机,而且还可以防止急于求成造成市场混乱。
纵观此试点方案,其实我们亦可发现,苏州市的各项措施其实和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试点城市的该省省会南京的试点方案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两个城市都规定电子游戏机经营场不得设立在学校内部及周边;如果单独设立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其营业面积不小于800平方米,平均每台机占地面积不小于4平方米,其中游艺机种不少于60%,而如果是苏州市区三星级以上宾馆、商厦(总体面积2000平方米)、超市(总体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综合文体设施(总体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文化娱乐服务场所作为配套项目所设立的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其营业面积则不小于400平方米,平均每台机占地面积不小于4平方米,其中游艺机种不少于60%(当然南京市主要是7个主城区与此类似,其余则不同,详细方案可参阅本刊上一期内文)。此外,方案还对游戏机、游艺机、赌博机分别作了定义。
整体而言,《苏州市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管理工作试点方案》包括:“指导思想”、“试点范围及时间”、“准入原则”、“设立与审批”、“申报材料”、“审报程序”、“经营与管理”、“试点步骤”,以及“试点要求”等九大内容。详细条文如下。
(小标)苏州市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管理工作试点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积极探索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管理办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按照“有序准入、可控发展、有效管理”的原则,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市场自行调节,鼓励和扶持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先进经营理念的企业做大做强游戏产业,引导电子游戏行业向规模化、连锁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同时创新监管措施,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试点范围及时间
本方案试行范围为苏州市区,试行期一年。
三、准入原则
(一)从严控制。严格按照文化部从严控制发展的要求,严格审批条件,严格控制规模,严格机型机种的设置,根据苏州市社会经济情况,设立具体准入标准。
(二)稳步推进。坚持有序准入,稳步推进,由点到面、由城区到乡镇、由商业中心到边缘地带,鼓励和优先发展大型化、连锁化的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成熟一家发展一家,防止急于求成造成市场混乱。
(三)公开公平。审批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取得试点资格后,应及时向社会公开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的设立条件及审批程序,对符合许可条件的申报场所在正式许可前进行公示,有异议的要举行听证。
(四)强化监管。本着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原则,强化对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的监管,创新监管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稽查,运用科技手段,确保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守法、规范经营。
四、设立与审批
(一)、总量规模。根据苏州市社会经济和市场预测,苏州市试点期间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的总量不作限制,只要达到许可条件均可申请设立。
(二)审批权限。为切实做到“有序准入,可控发展、有效管理”,确保苏州市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试点工作的展开,在试点期间,继续执行现行审批程序和权限。
(三)、审批条件。
试点期间,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的设立必须符合《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并以公司制、企业法人形式申请设立、并达到以下条件:
1、苏州市区:设立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营业面积不小于800平方米,平均每台机占地面积不小于4平方米,其中游艺机种不少于60%。
2、苏州市区三星级以上宾馆、商厦(总体面积2000平方米)、超市(总体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综合文体设施(总体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文化娱乐服务场所作为配套项目可设立一个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营业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平均每台机占地面积不小于4平方米,其中游艺机种不少于60%。
3、新设立的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使用的电子游戏机设备必须是经文化部同意生产游戏机设备企业的产品或经文化部批准进口的机型、机种、电路,所有游戏机、游艺机设备必须经市文化、公安部门联审合格并加贴“审核证”。
4、新设立的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必须在同一楼层,不得设立包厢、包间。
5、新设立的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门口必须离中、小学校门口交通距离200米以上。
五、申报材料
1、申请报告;
2、工商名称预先核准书;
3、组织机构和章程;
4、注册验资文本;
5、法定代表人和主管人员身份证明及无犯罪记录证明;
6、经营项目房产使用证明或租赁意向协议,经营场所平面图;
7、与厂家经营设备订购协议书;
8、游戏、游艺设备目录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事项;
六、审报程序
1、申请人持申报材料(材料的1、3、5、6)到场所所在区的文化部门申报,经初审后报市文广局审核、由市、区两级文化部门联合对场地进行勘察,并将拟设立场所的有关事项向社会公示,经公示无异议的,发给同意筹建批准档。
2、申请人持文化部门同意筹建批准档到消防部门申请审核。
3、申请人持文化部门同意筹建批准档到环保部门申请审核。
4、申请人持消防部门批准档、环保部门的批准档、申报材料的(1--7)到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文广局窗口申请文化娱乐经营许可证,文化部门对材料、场地、及场所内所有游戏、游艺设备审核通过后(设备要加贴“审核证”),发给文化娱乐经营许可证。
5申请人取得文化娱乐经营许可证和有关消防、环保保护的批准文件后,到工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
七、经营与管理
(一)关于游戏机的定义
凡运用电子技术制造、通过电子荧屏显示声音图像,由游戏者操作摇杆、键盘或者按钮而进行娱乐活动的机器,称为游戏机。
(二)关于游艺机的定义
凡运用机械原理或者机械原理结合电子技术制造,具有模拟形体动作功能,由游戏者操作形象物体而进行娱乐活动的机器,称为游艺机。
准予使用的游艺机设备分类:
1、仿真机类型(运用机械原理或者机械原理结合电子技术制造,具有模拟形体动作功能,由游戏者操作形象物体而进行娱乐活动的机器。如仿真赛车、仿真枪击、仿真其它体育运动)。
2、音乐机类型。
3、触摸式娱乐机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