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信息显示,全国14岁以下人口超过2.2亿人,近年来,随着国家二胎政策有条件地全面放开推动儿童人口增长,儿童业态逐渐成为购物中心“人气磁石”。 儿童业态已成为带动家庭消费的核心驱动,购物中心纷纷利用虹吸效应布局以儿童为中心的“1+2”,甚至“1+4”模式的全家消费,儿童业态在购物中心的占比显著增长。
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选取了2015年全国发展活跃的262个儿童业态品牌进行研究。并发现,儿童业态与成人业态相比存在一定差异。
儿童业态在购物中心
购物中心儿童业态占比显著增长,类型趋于多元化
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对全国42个重点城市监测数据显示,儿童业态商业总面积已达到916.1万平方米,在过去五年间增长达538.8%。儿童业态在购物中心占比更是由5%上升至15%,近两年提升尤为显著。
从购物中心各类型儿童业态比重变化可以看到,业态配比正由过去单一的儿童零售为主向儿童教育、儿童拓展、儿童职业体验、儿童游乐、儿童餐饮、儿童摄影、母婴服务等业态领域扩展,类型趋于多元化。
国内教育模式缺陷导致儿童业态需求激增,国外模式尤受青睐
国内幼儿园教学内容更倾向于标准化、重复性活动,抑制了儿童好动的天性、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不利于培养儿童创造力和创新力,难以满足家长对儿童教育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注重培养儿童创造力和创新力的儿童业态受到关注,并在购物中心加速扩张。
中外儿童教育差异也导致了国外教育模式更受青睐,63%的儿童业态教育模式来源于国外。其中在国外教育模式中,最注重创造能力培养的美式儿童教育占比最高,达到27.6%。
儿童业态发展现状
新兴发展类型品牌数占三分之一
儿童需求趋于多样化及个性化,促使儿童业态开始向多元化发展,新兴发展业态品牌数量大大增加。
3-6岁年龄区段的儿童品牌配比最高由于该年龄区段的儿童已初步拥有自理能力,一方面儿童智力发展及兴趣培养时机成熟,父母对儿童的培育需求增多,另一方面儿童本身对社交意愿也开始增强,与之矛盾的是学龄前在校时间却很短。儿童业态正迎合了这一需求,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及社交平台,因此在这一年龄区段中配比最高。
在各类型儿童业态中,除母婴服务之外,儿童游乐适龄区段最小,均为12岁以下;儿童拓展和儿童职业体验年龄区段相对均衡,其中儿童拓展年龄区段延伸更宽,15岁以上儿童适龄占比也不低,为9.4%;而儿童教育对0-6岁儿童的教育更为侧重,占比达52.7%。
亲子互动增多,家长陪同收益占五分之一越来越多的儿童娱乐项目已不再局限于家长观看、儿童玩耍的传统模式,而是将家长引入共同参与儿童娱乐中,实现亲子互动。这一新兴模式对商家而言,既能够在提高儿童安全性的同时减少人力成本,又能够增加家长陪同产生的收益,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