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儿童业态已逐渐成为各大购物中心的标配之一,发挥着其作为“客流发动机”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业态数量的增加,同质化、业态单一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儿童业态的发展。因此各大儿童业态也在寻求转型,盈石集团研究中心为您一一梳理各大儿童业态的转型之路,破解发展困局。
1、教育培训类不再“死记硬背”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儿童主题商业按产业进行划分,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包括教育培训、零售购物、特色服务、休闲娱乐。在教育培训类中,主要包括早教、培训以及职业体验馆等业态。教育培训作为家长最重视也是花销最多的业态,随着80后家长观念的转变也在悄然变革中。从原来只专注对应试教育的补充性培训,开始向拓展儿童素质教育方向转变,也就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除购物中心已有的艺术类、体育类教育受到家长的追捧之外,由国外引进的职业体验馆也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重视。
所谓儿童职业体验馆,是以儿童职业兴趣为导向,按现实社会比例还原真实职业场景,为儿童进行科学普及、文化创作和艺术培养等能力提升,以儿童职业体验和各项培训课程为特色的儿童职业素质培养中心。职业乐园为儿童实体建置一个微型的模拟城市,让孩子们亲自体验各种职业的工作流程,通过自由分配劳动给予一定的酬劳。以此帮助孩子提早认识职场,提高与人相处的情商和能力并培养正确的金钱和价值观。
盈石集团研究中心认为,儿童职业体验馆的兴起印证出商业物业的经营者在创新的道路上还在不断前进。然而在前进的同时,也不难发现儿童职业体验馆自身面临的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家长工作以及孩子上学的缘故,工作日的客流要远远低于节假日。另一方面儿童职业体验馆的占地面积普遍较大再加之场馆内服务人员的必要开支,使得体验馆的运营成本过高,最终可能会发生因经营不善而倒闭的情况。为解决这些问题,体验馆可考虑嫁接学校资源,将体验馆作为学校定期户外活动的场所。除此之外,体验馆还可利用儿童社会组织、协会或是社团等资源,不仅能在此类平台上扩大自己的知名度,也能弥补工作日客流稀少的不足。
2、儿童零售开启全渠道经营的新时代
处在成长期的儿童,生理变化日异月殊,因此儿童商品的替换率较高。而网络零售模式的出现压缩了零售商的加价空间,同时便捷的物流配送方式也影响着消费者的购物方式。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通过网络购物的方式选购儿童商品,而质量和口碑是家长购买儿童商品的首要决定因素。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商品的消费理念从实用第一,有胜于无的传统思想已逐渐切换至安全为主、宁缺毋滥的品质经济,尤其是在国内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相关部门监管有待加强的现状下。
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儿童零售业态也将线上线下相融合,形成全渠道经营的新模式。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信息更加公开使得每个消费者可以被数字化,形成数据点。基于这些数据,零售品牌才能围绕特定人群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商品和服务,满足目标客户群日渐多变以及细化的需求。孩子王作为传统的线下零售商,通过设置会员制,将会员的消费数据、模式及行为进行整合。基于大数据的分析,了解消费者真正的需求,分析每个品类的销售情况以及销售对象,对每一个消费者进行精准把控。从线下扫码到线上支付、线上购买到线下提货,打通线上线下的产品渠道。
盈石集团研究中心认为,传统的儿童线下零售也需要创造顾客价值,发展、获取经营客流而不再是简单的销售商品。儿童零售也要以全渠道顾客服务为导向,确保消费者无论是在售前的育儿咨询服务、售中的支付环节以及售后的消费者维系环节中,都能获得最贴心以及人性化的服务体验,才能成为儿童零售新时代的佼佼者。
3、儿童特色服务不仅专注于儿童,家庭至上是关键
目前在市场上,儿童特色服务大致包括儿童摄影、儿童主题餐厅以及儿童发廊三大类。其中儿童摄影业态已发展成熟,初具市场规模。摄影的本质就是记录生活,而作为家长来说,记录孩子的每一个成长过程更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无论是儿童摄影、餐厅还是发廊业态来说,如果将消费者仅仅局限在儿童这个群体上,对自身的发展也会有所限制。因此对于儿童特色服务业态来说,专注点不应只放在儿童身上,而是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陪同前来的家长身上,家长是重要的潜在消费客群。
盈石集团研究中心认为,由于儿童是非独立的行动个体,必须在家长的陪同下来购物中心进行娱乐活动并产生消费。而儿童作为一个家庭的核心,可以带动一个四到六人的家庭来到购物中心进行消费。这就是儿童业态所具备的魔力。儿童主题商业的重心也应从儿童群体扩展到家庭消费群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消费的发展趋势已经从“物质消费”转变为“重视享受”。除了追求身心放松和自身素养的提升,通过家庭成员能够共同参与其中,增加成员间的亲密程度也成为消费者所重视的。因此对于儿童特色服务业态来说,提升家长在其中的参与度,也对释放家长的潜在消费力起到推动作用。
4、儿童休闲娱乐业态向全方位的立体空间“进军”
玩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事情。购物中心的室内游乐、电子游艺、主题乐园都是孩子们节假日期间最爱的娱乐场所。而最早的儿童乐园是以淘气堡为主,设备相对单一,主要是作为购物中心的配套设施,供孩子们玩耍。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单一的淘气堡式乐园已无法满足体验式消费的需求,因此儿童休闲娱乐业态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如今的儿童乐园不仅包括淘气堡,还有儿童游戏机,而且装修风格也更加突出主题性,消费者的选择内容更加多样化。此外寓教于乐已成为80后父母的普遍共识,儿童乐园中也增加了早教的内容,使得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也能获得知识。因此儿童乐园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将娱乐、表演、餐饮、售卖、服务融于一体,打造全方位的立体娱乐空间,来满足孩子们体验消费的需求。
盈石集团研究中心总经理、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中国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主席张平女士认为,儿童娱乐消费市场的“蛋糕”很大且未来的增长潜力也不可小觑。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所需要的玩具或游乐设施也有所变化,这就导致其对儿童休闲娱乐品牌的忠诚度时间较短。因此儿童休闲娱乐业态要突破这些瓶颈,需要将文化性和社会性引入到游乐活动中去。每个城市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文化底蕴以及文化内涵,将区域文化嫁接到儿童娱乐业态中,打造因地制宜的儿童主题乐园才是关键。此外还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对儿童活动空间以及内容进行不同的设计,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满足孩子们各个阶段的游乐需求,在激烈竞争中凸显自身的竞争力。